不能直接从双极性码中提取同步信号。编码的码型有很多种,包括:二进制码、不归零码、不归零反转码、单极性非归零码、双极性非归零码、归零码、单极性归零码、双极性归零码等。
双极性非归零码的缺点是,与单极性非归零码一样,不能直接从双极性非归零码中提取同步信号,并且1码和0码不等概时,仍有直流成分。
不归零码特点:数字信号可以直接采用基带传输,基带传输是**路中直接传送数字信号的电脉冲,是一种最简单的传输方式,近距离通信的局域网都采用基带传输。
归零码特点:在归零码(return—to—zero,RZ)中,码元中间的信号回归到0电平,因此任意两个码元之间被0电平隔开。
与以上仅在码元之间有电平转换的编码方案相比,这种编码方案有更好的噪声抑制特性。
扩展资料
双极性不归零码,在此编码中,“1”和“0”分别对应正、负电平。还有以下特点:
1、从统计平均的角度来看,“l”和“0”数目各占一半时无直流分量,但当“1”和“0”出现概率不相等时,仍有直流成分。
2、接收端判决门限为0。容易设置并且稳定,因此抗干扰能力强。
3、可以在电缆等无接地线上传输。
应该是说不归零和归零码的区别是什么?归零码和非归零码的主要区别是信号是否归零,归零码码元中间的信号回归到0电平,而非归零码遇1电平翻转,零时不变;而且归零码在信道上占用的频带就较宽,非归零号码占用频带较窄。非归零码在传输中难以确定一位的结束和另一位的开始,需要用某种方法使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进行定时或同步;归零码的脉冲较窄,根据脉冲宽度与传输频带宽度成反比的关系,因而归零码在信道上占用的频带就较宽。
所以这就是归零码和不归零码的区别不同。
不归零码,数字信号可以直接采用基带传输,基带传输是**路中直接传送数字信号的电脉冲,是一种最简单的传输方式,近距离通信的局域网都采用基带传输。基带传输时:需要解决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表示以及收发两端之间的信号同步问题。
传输数字信号,电压电平来表示两个二进制数字,也即数字信号由矩形脉冲组成。
按数字编码方式,可以划分为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单极性码使用正(或负)的电压表示数据;双极性码是二进制码,1为反转,0为保持零电平。根据信号是否归零,还可以划分为归零码和非归零码,归零码码元中间的信号回归到0电平,而非归零码遇1电平翻转,零时不变。常见的几种基本的数字信号脉冲编码方案如下:单极性不归零码,无电压(也就是元电流)用来表示0,而恒定的正电压用来表示1。每一个码元时间的中间点是采样时间,判决门限为半幅度电平(即0.5)。
也就是说接收信号的值在0.5与1.0之间,就判为1码,如果在0与0.5之间就判为0码。每秒钟发送的二进制码元数称为码速。双极性不归零码:1码和0码都有电流,但是1码是正电流,0码是负电流,正和负的幅度相等,故称为双极性码。
此时的判决门限为零电平,接收端使用零判决器或正负判决器,接收信号的值若在零电平以上为正,判为1码;若在零电平以下为负,判为0码。两种编码,都是在一个码元的全部时间内发出或不发出电流(单极性),以及发出正电流或负电流(双极性)。每一位编码占用了全部码元的宽度,故这两种编码都属于全宽码,也称作不归零码NRZ (Non Return Zero)。
如果重复发送1码,势必要连续发送正电流;如果重复发送0码,势必要连续不送电流或连续发送负电流,这样使某一位码元与其下一位码元之间没有间隙,不易区分识别。归零码可以改善这种状况。
对。单极性非归零码的特点是:有直流成分,因此很难在低频传输特性比较差的有线信道进行传输,并且接收单极性非归零码的判决电平一般取为1码电平的一半,因此在信道特性发生变化时,容易导致接收波形的振幅和宽度变化,使得判决电平不能稳定在**电平从而引起噪声。单极性非归零码的特点是:有直流成分,因此很难在低频传输特性比较差的有线信道进行传输,并且接收单极性非归零码的判决电平一般取为1码电平的一半,因此在信道特性发生变化时,容易导致接收波形的振幅和宽度变化,使得判决电平不能稳定在**电平从而引起噪声。